本网讯 张强 报道:2025年11月6日,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理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张强教授,走进越西县文星小学,为五年级学生带来一场趣味盎然的科普讲座。讲座以“有趣的马鞍面”和“神奇的人工智能”为核心,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和生动易懂的语言,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科学的魅力。

马鞍面里藏玄机生活处处是数学
“同学们,你们爱吃的薯片是什么形状呀?”讲座伊始,张强教授以孩子们熟悉的零食为切入点,引出“马鞍面”这一数学概念。他用“像小朋友骑的马鞍”的形象比喻,将抽象的“双曲抛物面”变得直观易懂,告诉孩子们这种特殊形状不仅好看,还藏着大秘密。
在讲解马鞍面的性质时,教授结合图片和实物演示,介绍了它的对称性和直纹性——既像蝴蝶翅膀一样对称美观,又由两组交错的直线构成独特结构。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,马鞍面的“超能力”无处不在:北京“鸟巢”的钢结构靠它实现稳固抗风,“冰丝带”屋面因它节省大量钢材,家里的马鞍椅能贴合身体减轻疲劳,就连薯片的马鞍形设计,都是为了运输时不易破碎。

AI魔法进生活科技原来这么酷
在人工智能主题分享中,张强教授用“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、学习、行动”的简单定义,开启了孩子们对科技的探索之旅。他通过图片展示了AI在生活中的“神奇操作”:语音助手能听懂指令搞定复杂操作,扫地机器人会自己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,智能空调能根据习惯自动调温。
张强还分享了AI的“小秘密”:数据是它的“食物”,算法是它的“大脑”,就像小朋友刷题越练越棒,AI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也会不断成长。他通过视频展示了AI生成的《春韵校园》诗歌,以及“戴眼镜的兔子看书”的AI绘画作品,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科技的创造力。对于未来,教授描绘了AI医生、AI园丁、太空AI助手的奇妙场景,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“如何保护个人信息”,培养科学思辨能力。
互动问答燃热情科普种子悄发芽
讲座中的互动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。在“AI小问答”中,孩子们争相举手判断“手机人脸识别”“智能手表提醒运动”是否属于AI应用;在“我的AI发明”畅想环节,有的孩子希望发明“AI整理书包机器人”,有的想拥有“能教画画的AI助手”,奇思妙想层出不穷。
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,不仅为文星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、勇于探索的种子。未来,越西县文星小学将继续搭建科普桥梁,让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走进校园,助力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快乐成长。